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 大力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侧记

    在开展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中,我院党委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从一开始就紧紧抓住查找和解决突出问题不放松,特别是针对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居高不下、受金融危机影响用人需求下降的情况认真贯彻落实学校有关工作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做好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考核

    我院高度重视,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总体工作规划,确定目标任务,实行目标责任制,加强工作考核和督察。3月2日,我院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专题研究就业工作,全面落实了院领导包班级、教职工包毕业生的包保责任制。把就业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院长、书记亲自挂帅,带头帮助学生联系就业单位,并分别组织召开了毕业年级各班的班会,了解就业情况,更新就业观念,提供就业信息。3月4日,出台了我院《2009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把毕业生就业率列为二级学院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责任到人。实行就业信息周报制度,由有关部门提供各专业毕业生人数、已签约人数、有签约意向人数汇总周报表,每月出一期《就业简报》,党委书记亲自听取负责同志情况汇报,共同分析研究对策。

    二、千方百计拓展就业渠道

   主动出击,努力寻找和开发学生就业空间,巩固现有用人单位、关注新兴用人单位、开辟未来用人单位,重点针对各类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岗位需求潜力较大的行业,拓展就业信息渠道。今年我院进一步巩固了和襄阳轴承、中日龙、五二五泵业等老用人单位的良好合作关系,重新联系了襄樊环宇灯具厂、中科电气、凯瑞电力等新的用人单位,开辟了襄樊试车场、二技校等潜在的用人单位,成功举办了9家企事业单位参加的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32 个就业岗位。重视农村资教行动、选调生、大学生村官、西部计划等就业方式的宣传与推广,积极鼓励学生考研。

    三、以社会需求为向导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针对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还推行了“双证书”和“订单式”培养,使毕业生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和实际工作能力。今年我院有3名大三学生和襄樊天舜化工有限公司签订了订单式培养协议,积极推进新一轮专业建设计划,提高学生培养水平及其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深化教学改革,突出办学特色,扩大“双证书”专业数量,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四、加强创业教育培训和就业指导,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对有创业愿望的应届毕业生,开展创业能力培训和创业实训,并辅之以创业项目推荐和专家指导。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实施创业项目引导和资金援助;引进社会资金,放宽学籍管理规定,对在校生自主创业的,两年内保留学籍。对创业学生免费提供办公场地,免收水电费。3月中旬,我院06工业工程班学生任明杰创办的襄樊点铭文化传播公司在我院办公楼挂牌经营。

    五、加大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帮扶力度

    努力做到重点指导、重点服务、重点培训和重点推荐。特别是对“零就业”、单亲、低保等困难家庭中的毕业生,采取“盯人帮扶”措施,综合运用就业援助政策予以托底安置。例如机制0512班毕业生谭组欢是来自云南玉溪通海县的贫困生,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但能够吃苦,就业办对类似这样的就业困难生优先提供应聘机会,4月他已与襄阳盛天工贸有限公司达成实习协议。在对所有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进行摸底调查的基础上,我院建立“就业困难毕业生”动态档案,设立就业专项援助资金,有针对性的实施就业援助。

    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组织毕业生加强理论学习,推进科学发展观进课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中强化科学发展观理论教育。把理论学习与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等结合起来,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在毕业生中普遍开展以当前就业形势为重点的就业教育,指导学生客观、理性、辩证地认识就业形势,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遇到困难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不稳定情绪;加强文明离校教育,制订专门的应急预案,确保毕业生离校前的安全和稳定。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高校各项工作的全局,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截止目前,我院毕业生就业保持零意外突发事故率,毕业生求职和毕业设计、答辩准备都在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进行。

    截止4月中旬,我院220名毕业生,签订正式就业协议的有37人,考研上线11人,支教生报名2人,士官报名5人,另外,我院还有100多名毕业生正在各用人单位在岗实习(就业协议待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