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学院(系)成立于1983年,是湖北文理学院办学历史最悠久、综合实力最雄厚的学院之一,是学校重点建设的学院之一。
一、教师队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思想素质好,学术造诣深、科研实力强的教师队伍。目前全院在职教职工75人,其中专任教师62人,教授10人、副教授36人,博士28人。享受“省政府津贴”1人,“市政府津贴”1人,“楚天学子”1人;聘请荣誉教授2人(美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高层次专家14人(包括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青1人、千人计划1人)、校聘教授4人、客座教授20多人。
二、人才培养
学院注重专业建设,着力推进人才大类培养。近年来围绕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省级品牌专业、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湖北省高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等一批特色创新项目,形成了面向“产品设计、产品制造、生产组织及技术服务”领域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在学科和专业布局上围绕汽车关键零部件的先进设计方法、制造工艺与装备、生产组织管理模式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学院大学生学科竞赛形成规模态势,竞赛活动不仅参与的项目广,而且获奖项目多、层次高,既是教学成效的展示,更是学生广泛参与科研活动的结果,我院所有的科研实验室都吸纳了优秀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使学生得到了科研能力的锻炼,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近五年来,学院学科竞赛共获得325项各级别奖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06人次,省级奖励327人次,其他奖项1302人次,参与竞赛指导教师580人次。学生公开发表论文171余篇,获国家专利局授权200余项。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64%,创业率5.12%,考研率达到17%。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获奖作品
三、科研成果
近几年,学院教师主持获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重大专项项目子课题3项,省部级项目34项,市厅级项目35余项;荣获省部级科技奖励9项,市厅级科技奖励3项;授权专利2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21项,软件著作权29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30余篇,CSCD中文核心60篇;出版专著14部,教材10余部;获得科研项目,技术合同金额5200余万元。
部分科技成果鉴定登记证书
四、研究生培养
2018年,机械工程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新增硕士学位点,2019年正式自主招收硕士研究生。机械学位点聘任校内硕士生导师39人,校外企业导师21人,具有丰富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经验,与企业共建8个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和4个研究生工作站,共享优良的教学与科技平台资源。机械学位点已培养169名研究生,其中先后选送3名优秀研究生赴丹麦、瑞典留学,3名研究生读博,43名研究生在读。硕士研究生发表核心期刊45篇,发明专利受理或授权17个,软著23项,参与编写专著2本,国家级创新设计大赛3项,省级创新方法大赛1项。
研究生在校内实践平台开展项目实验
机械(硕士)
培养目标
机械硕士学位点立足襄阳,辐射湖北,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依托区域汽车产业集群优势,以襄阳龙头支柱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材料、汽车及零部件制造、高端装备研发等方面,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全人格,具备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人才。
培养方向
1、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测控:汽车动力系统集成与匹配;新能源汽车智能检测与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测试及可靠性;汽车零部件轻量化;发动机燃烧与排放控制。
2、制造装备集成及控制:装备数字化及系统集成;机器视觉技术;机器人技术;智慧机床误差补偿与控制。
3、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产品数字化设计与仿真;精密/微纳制造;绿色制造工艺;泡沫塑料成型技术。
4、新能源材料研究与开发:高性能锂电池材料研究;太阳能电池材料研究与开发;车用高分子材料制备与开发;有机功能小分子设计与合成。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我校“省级品牌专业”;湖北省一流建设专业;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湖北省新兴战略性支柱产业计划”和“荆楚卓越工程师计划”立项在建专业,该专业拥有“综合工程实训中心”和“数字化设计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两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机械加工制造基本理论知识,能在机械工程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工程图学、力学、电工电子技术、机电传动控制、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液压与气压转动、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工程材料与热加工、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CAD/CAM。
就业方向
主要在各类制造企业及研究院所从事机械产品的设计、加工工艺、工装的设计、设备管理维护、现场技术监督等工作,也可从事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教育工作。近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5.2%以上。
第12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
工业工程(本科)
专业解读:工业工程是工程、信息、管理等学科的交叉学科,它应用自然科学、数学、社会科学,特别是工程技术的理论与方法,追求生产及服务系统的效率、成本、质量、环保等指标的改善与优化,赋能企业智能化转型,助力企业提高质量、增加效率、降低成本。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现代(智能)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终身学习、团队合作与沟通等可持续发展潜能及素质;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工业工程专业的理论、方法及技术;具备利用工业工程知识、系统思想和技术工具对生产或服务系统进行诊断、分析、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的能力,能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中发挥核心作用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管理人才。
核心课程:运筹学、基础工业工程、管理学、人因工程、质量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精益生产、机械设计基础、应用统计与数据分析
升学就业:不仅可在各类机械、电子、汽车等制造型企业从事工程设计、新产品开发、生产计划与控制、质量控制、设施规划与物流工程、供应链管理、设备管理、制造业信息化等工作,还可在各级政府、服务部门从事组织、协调等以技术为基础的系统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机构从事相应的研究工作。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实践,可担任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物流系统设计与管理、仓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部门的骨干。
年份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毕业人数 |
46 |
43 |
48 |
50 |
就业率 |
95.7% |
97.6% |
95.8% |
96% |
升学率 |
23.2% |
25.6% |
22.9% |
26% |
录取部分院校 |
四川大学、重庆大学、东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暨南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 |
湖北省第二届工业工程应用与创新大赛
智能制造工程(本科)
湖北文理学院新增智能制造工程本科专业,从2020年开始招生。智能制造工程本科专业将培养具有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背景,能应用人工智能、信息与通信、大数据与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解决智能制造相关领域工业智能化系统规划与架构、制造装备的智能化控制、计算机网络通信、工业大数据分析与决策、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维护与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湖北文理学院将按照国家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标准,突出新工科育人要素,进一步强化专业内涵建设,优化课程体系,突出专业特色,切实保证人才培养质量。